一、直觀法
維修人員通過故障發(fā)生時的各種光、聲、味等異?,F象的觀察,認真察看系統(tǒng)的各個部分,將故障范圍縮小到一個模塊或一塊印刷線路板。
例1 :數控機床加工過程中,突然出現停機。打開數控柜檢查發(fā)現Y軸電機主電路保險管燒壞,經仔細觀察,檢查與Y軸有關的部件,最后發(fā)現Y軸電機動力線外皮被硬物劃傷,損傷處碰到機床外殼上,造成短路燒斷保險,更換Y軸電機動力線后,故障消除,機床恢復正常。
二、自診斷功能法
數控系統(tǒng)的自診斷功能,已經成為衡量數控系統(tǒng)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標,數控系統(tǒng)的自診斷功能隨時監(jiān)視數控系統(tǒng)的工作狀態(tài)。一旦發(fā)生異常情況,立即在CRT上顯示報警信息或用發(fā)光二極管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,這是維修中最有效的一種方法。
例2 :AX15Z數控車床,配置FANUC1 0TE—F系統(tǒng),故障顯示:
FS10TE 1399B
ROM TEST:END
RAM TEST:
CRT的顯示表明ROM測試通過,RAM測試未能通過。RAM測試未能通過,不一定是RAM故障,可能是RAM中參數丟失或電池接觸不良一起的參數丟失,經檢查故障原因是由于更換電池后電池接觸不良,所以一開機就出現上述故障現象。
三、功能程序測試法
功能程序測試法就是將數控系統(tǒng)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編程或自動編程的方法,編制成一個功能測試程序,送入數控系統(tǒng),然后讓數控系統(tǒng)運行這個測試程序,借以檢查機床執(zhí)行這些功能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進而判斷出故障發(fā)生的可能原因。
例3 :采用FANUC 6M系統(tǒng)的一臺數控銑床,在對工件進行曲線加工時出現爬行現象,用自編的功能測試程序,機床能順利運行完成各種預定動作,說明機床數控系統(tǒng)工作正常,于是對所用曲線加工程序進行檢查,發(fā)現在編程時采用了G61指令,即每加工一段就要進行1次到未停止檢查,從而使機床出現爬行現象,將G61指令改用G64(連續(xù)切削方式)指令代替之后,爬行現象就消除了
四、交換法
所謂交換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況下,利用備用的印刷線路板、模板、集成電路芯片或元件替換有疑點的部分,從而把故障范圍縮小到印刷線路板或芯片一級。
例4:TH63 50加工中心旋轉工作臺抬起后旋轉不止,且無減速,無任何報警信號出現。對這種故障,可能是由于旋轉工件臺的簡易位控器故障造成的,為進一步證實故障部位,考慮到該加工中心的刀庫的簡易位控器與轉臺的基本一樣。于是采用交換法進行檢查,交換刀庫與轉臺的位控器后,并按轉臺位控器的設定對刀庫位控器進行了重新設定,交換后,刀庫則出現旋轉不止,而轉臺運行正常,證實了故障確實出在轉臺的位控器上。
五、原理分析法
根據CNC組成原理,從邏輯上分析各點的邏輯電平和特征參數,從系統(tǒng)各部件的工作原理著手進行分析和判斷,確定故障部位的維修方法。這種方法的運用,要求維修人員對整個系統(tǒng)或每個部件的工作原理都有清楚的、較深的了解,才可能對故障部位進行定位。
例5:PNE71 0數控車床出現Y軸進給失控,無論是點動或是程序進給,導軌一旦移動起來就不能停下來,直到按下緊急停止為止。
根據數控系統(tǒng)位置控制的基本原理,可以確定故障出在X軸的位置環(huán)上,并很可能是位置反饋信號丟失,這樣,一旦數控裝置給出進給量的指令位置,反饋的實際位置始終為零,位置誤差始終不能消除,導致機床進給的失控,拆下位置測量裝置脈沖編碼器進行檢查,發(fā)現編碼器里燈絲已斷,導致無反饋輸入信號,更換Y軸編碼器后,故障排除。
六、參數檢查法
數控系統(tǒng)發(fā)現故障時應及時核對系統(tǒng)參數,系統(tǒng)參數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機床的性能,甚至使機床不能正常工作,出現故障,參數通常存放在磁泡存儲器或由電池保持的CMOSRAM中,一旦外界干擾或電池電壓不足,會使系統(tǒng)參數丟失或發(fā)生變化而引起混亂現象,通過核對,修正參數,就能排除故障。
例6:G1 8CP4數控磨床,數控系統(tǒng)是FANUC1 1M系統(tǒng),故障現象使機床不能工作,CRT顯示器無任何報警信息。
檢查機床各部分,發(fā)現CNC裝置及CNC與各接口的連接單元都是好的,最后分析是由于外部干擾引起磁泡存儲器內存儲數據混亂而造成的,因此,對磁泡存儲器存儲內容進行了全部清除,重新按手冊送入數控系統(tǒng)各種參數后,數控機床即恢復正常。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檢查方法外,還有測量比較法、敲擊法、局部升溫法,電壓拉編法及開環(huán)檢測法等,這些方法各有特點,維修時應根據故障現象,常常同時采用幾種方法,靈活運用,對故障進行綜合分析逐步縮小故障范圍,以達到排除故障的目的。